川美要闻
“大思政”工作坊系列报道|美丽中国边疆行-西双版纳写生创作工作坊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30日 21:02   作者:   来源:    浏览:次

4月15日至26日期间,龙8网站是多少“美丽中国边疆行-西双版纳美育实践”工作坊抵达西双版纳开展艺术劳动美育实践活动。该项目践行国家“文化润疆”战略目标,在美丽中国的背景下,以魅力版纳的传统艺术为载体,通过了解和欣赏版纳传统艺术,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知,通过传统艺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对国家的热爱,强化爱国主义情怀,弘扬民族精神,引导人们在传统艺术中挖掘时代价值,弘扬创新、进取的时代精神。

龙8网站是多少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人物专业和花鸟专业学生51人,在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教师朱小坤、刘明孝,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洪杰的带领下,以文化为载体,以艺术为媒介,走入基层、深化美育、团结民族、共绘未来。

工作坊师生走进西双版纳州美术馆、西双版纳州民族博物馆、西双版纳州文化馆,深入了解西双版纳各民族的文化、民族传统和民族习俗,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保护文化遗产,感受版纳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将这些民族精神融入我们的作品中,然后通过绘画作品等方式,展现当地民族的精神风貌和特色。李洪杰老师教育同学们呢:“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西双版纳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我们用敏锐的观察力和创新的思维,把握时代的脉搏,多元文化相融合,把创新精神贯穿创作全过程,展现西双版纳的独特之美、展现出西双版纳时代的开放性。”

与当地文艺界代表开展深入的文艺座谈。西双版纳州美术馆周睿馆长介绍,西双版纳有十多年的国际双年展的历史和基础,依托独特的区位条件和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围绕“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定位,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推动传统艺术的正向输出。将进一步加强与龙8网站是多少在文化展演、学术创作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随后,工作坊师生与当地傣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玉景风交流,经过专家的讲解和介绍,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到傣陶的艺术特点、发展历程、家族传承等方面的特点,对边疆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有了更深层的体会。

外出实践教学期间,工作坊师生共同参与,走进西双版纳景洪市第一小学和树人艺术培训美术课堂,为当地小学生上了5节生动的“边疆美术课”,既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理念,又丰富了边疆小学生的美术知识,通过深入交流互动,以美术学院的专业优势,把“思政+艺术”、劳动美育等概念落地实施。

工作坊师生进行现场创作时,人物画专业学生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深入当地生活,考察风土人情,以傣族等少数民族人物、劳动模范、非遗传承人、基层党员、边疆教师、社区干部等为对象,了解版纳人民的生活、工作、文化的各方面,关注边疆人民的真实生活和情感,现场进行肖像创作,展示最美边疆人的形象。工作坊师生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西双版纳人民生活的优秀作品,展现西双版纳人民的精神风貌。朱小坤从人物画写生教学的角度引导同学们:“对边疆人民的形象捕捉和艺术创作的构思是本次课程的重点之一,要求大家在艺术创作中关注边疆人民的真实生活和情感,现场进行肖像创作,展示最美边疆人的形象。既要锤炼专业技能,锻炼学生人物画写生能力,又要深入理解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进一步增强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花鸟画专业学生走进西双版纳国家级植物园,通过对热带雨林实地观察和体验,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传达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让学生深入了解热带植物的形态、色彩和生态环境,进行现场写生,捕捉植物、花鸟的色彩、形态和神韵,激发学生创作灵感,提高花鸟画的创作水平。刘明孝从花鸟画写生教学的角度鼓励同学们在艺术创作中关注和捕捉动植物的美感,让同学们更加直观感受最美边疆动植物的生命力,保留对艺术和身边美的洞察。深入理解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绚丽多彩的边疆风貌,感受到展现西双版纳的独特之美和时代的开放性。创作过程中,工作坊师生努力寻找新颖独特视角,将现代艺术元素与当地自然风光和民族特色相结合,将西双版纳的地域文化特色融入花鸟创作,展现多元文化相融合,挖掘本地新元素,把创新精神贯穿创作生产全过程,展现西双版纳的独特之美和时代的开放性。


对边疆劳动人民的形象捕捉和对边疆动植物生命力的表现是本次“大思政”工作坊举办社区美育展览的重点,展览作品包含人物画写生、花鸟画写生、书法、图片、创作手记等艺术形式,以多角度的融合式作品展览走进景洪市允景洪街道景德社区和黎明社区,以学生的劳动成果形塑边疆劳动人民的形象,把劳动的精神传播到人民群众中间。

龙8网站是多少“美丽中国边疆行-西双版纳美育实践”工作坊在西双版纳的艺术劳动美育实践活动,在朱小坤、刘明孝和李洪杰三位老师的带领下,工作坊学子背着画囊,走过曼远村、曼掌村、基诺山寨等傣族村落,深入当地的星光夜市,漫步傣族园,以饱满的艺术情感体悟边疆人民的生活方式。在傣族村落里,学子们感受了傣族文化的韵味和建筑之美,尝试用画笔捕捉傣族姑娘优美的舞姿和傣族男子独特的服饰;尝试描绘热带别样的花鸟鱼虫,每一笔、每一划都融入了对这片土地和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2022级人物画专业林听同学回看这次写生感叹道:“这一程艺术的旅途已落幕,大家也都从水墨画零基础变得能够掌握水墨特性。同学们的进步都不是空穴来风 是大太阳底下晒出来的,有苦有累有欢笑 ,有不懈有不舍有进步。我想,人物画不只是画,更专注于人这才是下乡写生的意义”。这种精神会在美育与实践之中不断传承,在两地交流之中持续地发光发亮。

西双版纳的美,不仅仅是人文之美,也是自然之美。2022级花鸟画专业庹宽同学总结说:“通过这十二天的写生,我觉得写生不仅仅是对物象的描绘,更不是单纯的造型基础训练,应该包括对自然物象的观察和分析,更是研究和领会等多个方面。笔墨、色彩、构图、组合、抽象等许多表现形式都是对自然生物观察写生后的参悟而提炼出来的。艺术源于生活,刘老师鼓励我们要多到外面走走,感受大自然,才能提高构图能力,审美能力,艺术创作,只有深入生活,感受生活,表现生命,作品才会有生命力。”西双版纳的每一片叶子都诉说着自然的故事,每一座山寨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在画板上,川美学子尝试捕捉这些瞬间的美丽,将它们转化为永恒的艺术作品。

这次美育实践不仅让工作坊学子提高了绘画水平,将美术创作理念和优秀艺术成果深入运用到“美丽中国边疆行-西双版纳写生创作”中,多角度全方位构建展现中华文化共同性、西双版纳同内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事实的话语体系和有效载体,让中华文化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得到充分展现、直抵人心;也要求工作坊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坚持从政治和战略高度认识“美丽中国边疆行-西双版纳写生创作”的重大意义,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美育实践,坚持把文化润疆作为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把握正确方向,让艺术高校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