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8网站是多少

图片

志于道 游于艺

要闻动态

要闻动态

焦兴涛院长寄语2025届毕业生: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

日期:2025-06-28 作者: 来源: 浏览量: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远道而来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仲夏万物,蓬勃繁茂。今天,我们共同见证龙8网站是多少2025届毕业学子的高光时刻,这是属于你们的六月,是属于青春的节气。在此,我代表龙8网站是多少,向历经淬炼积淀、圆满完成学业、即将开启人生新篇的你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诚挚的祝福!

毕业典礼是每年一度的成长礼,结束同时也是开始,你们正亲手拆开入校那年送给自己的礼物。师生情、离别意,千言万语,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

就在一个月前的一个傍晚,我来到今天我们所在的操场跑步。夕阳西下,清风徐来,操场边挂着“红黄蓝”杯足球赛的标语,一个班的同学在补上白天的体育课,他们正绕着操场跑圈。队伍慢吞吞地蠕动着,第一圈仿佛就已经耗尽了洪荒之力。老师在一旁不停地鼓励着:“跑起来!跑起来!”队伍前面几个男生拉长了声音“老师,跑不动啦”。我跑过他们身边,对他们说:“跟着我,不许掉队!”几个孩子认出了我,没有再嚷嚷,紧跟着我跑了大半圈。我有些得意,往前一指说:“最后一百米,跑赢我的我请吃饭”“老师,说话要算话!”话音刚落,这帮男生像刚出栏的马儿一样,呼啦一下撒着欢从后面冲上来,轮到我用尽洪荒之力了,结果还是被撂在了最后。看着他们喜出望外的样子,我想,我被他们“骗”了!说话要算话,第二天,我如约而至,大家一起轻松愉快地交流了很多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再过了一天,某同学把吃饭合影发到了小红书,小红书的一个留言说出了我的心里话:老师请你们吃饭,你们却把老师挂到网上。这个同学回复说,我们是把老师放在心上——我很高兴,但我明白,放在你心上的一定不是院长。与此同时,被置顶的一条留言写道:有啥用,毕业即刻失业!很多同学在下面回复和讨论。

这条留言一定说出了很多同学的疑惑和心声,这让我思考了很久。

今天,传统的社会分工正在急剧演化,更多面向未来具有交叉融合特质的新岗位正在逐步形成,正是等待同学们去探索参与和书写历史的时候。但与此同时,今年毕业的大学生预计会达到历史性的1220万,每个人也面对着传统岗位和固有社会需求减少的挑战和压力。

“有啥用?”——我猜这个同学可能是想说:艺术,有啥用?

还记得今年春节期间的一段视频吗?一个在重庆滨江路摆烧烤摊的单亲妈妈,为了给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治病,独自一人负担起生活的重担,她“把阴霾留给自己”的乐观和坚定,感动了网络上千千万万的人,众人的慷慨众筹让她终于给自己的孩子完成了手术。我们在感动于这位母亲“为母则刚”的坚强时,为她母子画像拍摄视频的那位博主,同样值得我们感谢和尊重,正是他用自己的才华和善意,改变了一对母子的人生。绘画不仅让这位博主成就了梦想,还能如此广泛地影响他人、激发共情,并真正地帮助到应该得到帮助的人,这正是艺术的力量和艺术的价值!相信这位“爱画画的子衿”有着和那位妈妈同样的乐观和坚定,看看他的签名“若非生活所迫,谁又愿意把自己逼得一身才华”。是的,生活不是我们的对手,困难不是绊脚石,它们是锻造才华和梦想的大锤和火焰。

在今年龙8网站是多少建校85周年发展大会上,校友们的发言同样让我动容。郑如晶校友从网易严选开始,不断以川美人特有的创造力去拓展新的领域,建立了年销售过20亿的企业。关于如何把握企业的发展,她特别谈起自己在菜市场画速写的体会——极短的时间,抓住人物动态,呈现精彩的细节——这是一种快速抓住事物本质的方法:既要注重整体和系统,又要抓住细节和变化,正所谓:尽精微,致广大!艺术研习的不仅是技巧,还是触类旁通的学习,意在笔先、融会贯通、深思熟虑、一招制敌。去年毕业的章昊旻校友,响应国家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号召,到新疆和田民丰村安迪尔乡做了一名村干部,成为一名人民设计师和西部就业的典范!另一位胡楚靓校友,大学期间就在龙8网站是多少微企园申请了一间工作室,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从视频、销售、客服、打包快递,每一个环节亲力亲为,去年公司销售额超过了2.5亿。她的故事告诉我们,艺术可以让我们从自己的生活开始,青春除了诗和远方,还有社区里的人群、真实的生活,以及身边熟悉的烟火气。创新创业,从身边出发,从附近开始。

所以,艺术有用,有大用!

刚刚结束的川美“开放的六月”毕业展,共迎来了75万人次的观展,单日最高进馆人数3.2万人,公众号预约单日打开次数超34万次,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央媒及30余家省市主流媒体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报道,China Daily、国际在线等国际传播平台通过Facebook、Twitter等海外平台向国际传播,引发广泛关注,全网相关话题讨论量超10亿人次,成为现象级的文化事件。超万件作品与川美85年波澜壮阔的岁月不期而遇,不仅呈现了1500余名同学的艺术创新力与技艺融合的现代表达,还迎来一波艺术教育、艺术创作面向大众的破圈式共情。正是你们,2025届的全体毕业生,以自己的勤奋、天赋和努力,赢得了属于你们的荣誉。艺术以它直指人心的力量,可以触动青年的思想,激发公众的讨论,汇聚大众的共情,凝聚社会的共识,成为时代的注脚。我们所热爱的艺术,始终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博大,在个体心灵与时代精神之间,架设起对话互通的桥梁,让每个平凡的生命,都能在艺术的滋养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诗意栖居。

“有啥用?”——我猜这个同学的疑问,也许还想说:学习,有啥用?

学习的重要性,在于不是仅仅依靠天赋去掌握一项技能,也不是依靠习惯去解决面临的问题,学习不是为了掌握一门知识和方法,学习不是为了考试合格或者优秀,学习不是获得毕业证的敲门砖,学习不是手段,而是一种能力,更是人生的乐趣。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当我们面对一项新技术时,有人花几天时间就能上手,有人却需要几个月;当行业变革来临时,有人能迅速转型,有人却手足无措。这种差异,正是学习能力的差距。它包含筛选信息的能力、整合知识的能力、创新应用的能力,甚至包括持续保持好奇心的能力。

华裔人工智能科学家李飞飞在她的自传中写道,“第一次打开时,书页之间分离发出的声音清晰可闻,感官的奥秘深藏不露,要把我诱骗到实验设备上,揭开他们的面纱,哪怕只是短暂的一瞬,也是奇事一桩”。学习所激发的一个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总是能够让我们不断超越已有的知识边界,迈向不断变化的未来。

我们喜欢猜谜,我们喜欢魔术,我们喜欢悬疑剧,那些谜底解开时的喜出望外,魔术破解之后的恍然大悟,剧情反转后的如梦方醒——这些美妙的感受点燃我们探求的热情,促使我们不断去发现寻常世界的惊喜,而只有持续不断地学习,才能让我们能够不断抵达表象所遮盖的真实。本质上,学习就是一种生活,一种与生俱来的乐趣。“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与学习的意义,正在于:为应对不确定性,培养出更具想象力与韧性的头脑。

智慧和思想的快乐,是人生最为重要的快乐。古希腊有忒修斯之船的故事,后来成为一个著名的哲学概念。一艘船随着时间的推移,船上的船板被不断替换,最后全部换了一遍,还是原来那艘船吗?每隔七年,我们全身细胞就换了一遍,我们还是我们自己吗?是的,我们是自己的塑造者!正是不断地更新,让我们成为生机勃勃的生命体,终身学习创造了不断破旧立新的自己。

“非岁岁有新芽之茁,则其枯可立待,非息息有新泉之涌,则其涸不移时。”

母校也和你们一样,同样在不断更新中前行。再过两个月,我们与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艺术+电子信息技术”的第一批同学,就将踏进川美校园,这是中国艺术院校开启的第一个跨省、跨校、跨学科、跨专业的本科联合培养,将为未来的中国新艺术,储备源源不断的后辈新人!

只有不断成为全新的自己,才能够在全新的挑战面前游刃有余,云淡风轻。

所以,学习有用!有大用!

或许,还有一些同学的 “有啥用?”——是关于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话题:锻炼,有啥用?

有一句话很让我感慨:我们很难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当我们身处青春之中,我们经历的全是青春的烦恼,而它的美好只有在青春过去之后才散发出灿烂而迷人的光辉。当我们拥有健康的体魄时,健康就像空气一样自然而正常,只有当疾病降临,我们才突然明白清新的空气多么可贵。前几天,漓江文学奖的获奖者刘楚昕的感言让我们印象深刻,开始以为是一个轻松的励志故事,结果满是情感与悲伤,作者从十三四岁开始写作,一直被退稿了二十年,而陪伴他的初恋女友也因为癌症去世,没能看到他获奖的这一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坚持梦想,然而,这个故事同样告诉我们,坚持梦想的前提是拥有好的身体,否则,如果你是男主角,你可能无法等到越过山丘的那一天,如果你是男主的女朋友,拥有健康的身体,你才能与相爱的人一起相守相候。

人与造化共同牵引着命运的轨迹,造化时常弄人,但我们却可以紧紧拽住自己手里的这段绳索——身体就是我们能与无常博弈的筹码,健康是我们得以坚持梦想最为重要的前提。

如果,你选择坚持专注于自己热爱的梦想,没有错!不必担心,保持健康的体魄,成为一个独行者,拥有宽广的视野,对于生活和事业中的意外和不期而遇,保持敏感和欣喜,或全力以赴,或顺势而为,在实现梦想的路上,让自己成为自己灵感和机遇的吹哨人。

如果,你能选择一份普通的工作,踏踏实实走在当下选择的道路上,没有错!不必自责,只要你在拥挤的地铁里,惬意的奶茶店,疲惫加班的夜晚,一抬头,都能瞥见自己的希望和理想,如同墙上交叉的时针和分针。

远方诗意和烟火日常是跷跷板的两端,决心容易平衡难。

“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痛苦,但是回首想来,都是传奇!”

“18岁的王希孟心怀壮志,绘就青绿山水的不朽经典《千里江山图》;27岁的海明威写下《太阳照常升起》,把个人经历升华成时代寓言。青春是旷野,有无限可能。”——这是《人民日报》专栏文章写到今年以川美为代表的全国艺术院校毕业展时的评价。自古英雄出少年!你们做到了!我深深地为你们自豪!

少年强,则中国强!

愿你们带着青春激昂、自出心裁、不拘前例、独抒胸臆的川美气质,走向未来、走入生活、走进历史。

此时此刻的毕业典礼,就像一部正在播放结尾彩蛋的电影,灯亮起身,故事早已刻在心底。此去山高水长,母校的目光,如同校史馆里那些泛黄的老照片,将永远为你们定格守望,陪伴着你们在新的人生航程里踏歌而行、乘风破浪。

最后,祝各位同学:

前程锦绣、风光无限、持续成长、一路顺利!

毕业快乐!

谢谢!


责编:闫培培

主编:贾安东 王世臣